粉末涂装静电喷涂法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霸州喷涂厂在使用静电喷涂法时经常会提到一些技术名词,如喷涂电压、喷粉量等,这些都是指的什么呢?霸州喷涂厂小编通过本文为你解读~
一、喷涂电压
1、在一定范围内,喷涂电压增大,粉末附着量增加,但当电压超过90KV时,粉末附着量反而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2、电压增大时,粉层的初始增长率增加,但随着喷涂时间的增加,电压对粉层厚度增加率的影响变小。
3、当喷涂距离(指喷枪头至工件表面的距离)增大时,电压对粉层厚度的影响变小。一般距离应掌握在150-300mm之间。
4、喷涂电压过高,会使粉末层击穿,影响涂层质量。喷涂电压应控制在60-90KV之间。
二、供粉气压
供粉气压指供粉器中输粉管的空气压力,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以0.05MPa(1.96公斤力气压)为最佳。
三、喷粉量
喷粉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喷枪口的出粉量。粉层厚度的初始增长率与喷粉量成正比,但随着喷涂时间的增加,喷粉量对粉层厚度增长率的影响不仅变小,还会使沉积效率下降,故喷粉量掌握在100-200g/min较为合适。
四、喷涂距离
喷涂距离是指喷枪口到工件表面的距离,当喷枪施加的静电电压不变,喷涂距离变化时,电场强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喷涂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件吸府的粉层厚度和沉积效率。最佳的距离为250mm左右。
通过霸州喷涂厂小编的解读,大家是否对静电喷涂法常用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应用于金属表面涂装。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粉末涂料和喷涂设备的发展,使静电粉末喷涂工艺应用于非金属表面成为可能。